中小股民应如何炒股?(第一章)
一、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, 分摊买卖
其含义是:买股不要集中资金买一只,而要分散买若干只,以分散风险。买卖时,也要分批、分期逐渐建仓(平仓)。此股语对中小股民而言,我认为意义不大。我认为应该集中买卖。因为中小股民资金充其量为3万到5万。如果按目前最低股价3元左右算,一个3万元的小股民,买10000股(暂不算各种费用),资金就用光了。如果分散为1000股买(卖),要买(卖)10只股票。如果分散为100股买(卖),要买(卖)100只股票。如果分批、分期(假如分10次)逐渐建仓(平仓)一只股票10000股,您要分10次运作。
这种分摊操作法,实际运作中弊大于利。一是您无法面面俱到地分析这么多股票的基本面;二是行情平淡时无所谓。一旦遇到大行情,分散、分批、分期买卖如此多的股票,您会手忙脚乱,甚至可能发生操作失误。如果岁数稍大的股民,更会遇到操作麻烦。三是费用成本高。如果您就一次性买卖1、2只股票,就可以避免上述操作麻烦。
如:1999年5·19行情开始爆发,您必须及时跟进建仓。如果您采用这种分摊操作法,分散买100股或分批、分期(假如分10次)逐渐建仓一只股票10000股,您要分10次运作,结果肯定是时间拉长,建仓的成本提高,您还又忙又累。假如您就一次、一批将资金用光,买进1、2只股票,您就节省了大量精力和成本。
再如:2001年7月股市开始下跌,如果您采用这种分摊操作法,分散卖100股或分批、分期(假如分10次)逐渐平仓一只股票10000股,您要分10次运作,结果肯定是时间拉长,平仓的成本提高。100个股价开始下跌,一会儿一个价,您手指操作来回按键,肯定急得满头大汗,此时交易系统再出点问题(事实证明,越是关键时刻,交易系统越添乱),您更是屋漏偏下雨,急得团团转。假如您就买进了1、2只股票,卖出时肯定很麻利,一键搞定,落袋为安。您就可以踏踏实实安心去工作或休息,节省了大量精力和成本。
有股民一定会问:分摊买卖,可以分散风险。集中买卖,风险太大。对此我认为:如何操作是次要的,关键必须要对大盘的基本趋势有一个正确的判断,然后再实施买卖运作。如果大盘趋势处于上升态势(下跌态势),您就毫不犹豫地集中资金全仓杀进(杀出)。假设您对大盘的判断完全相反,您的分摊买卖依然给您极大的风险。如:1999年5·19行情一启动,股市开始进入牛途,您如果判断错误,不认为是一轮大牛市来临,不管您怎么分摊买、卖几次都是踏空。而2001年7月,股市开始进入熊途,您如果判断错误,不认为是一轮大熊市来临,您怎么分摊卖、买几次都会形成套牢风险。所以分散风险,与采用什么操作方法无关,只与你当时如何判断大盘有关。
二、涨时看势, 跌时看质
其含义是:买股要以股价上升时的趋势为主。哪个股票趋势好,就及时买进此股票。当股票下跌时,主要看上市公司的质量,即:质量好的公司股价下跌较小。此时要买股票,就要找质地优良的股票。我认为:当大盘处于上升趋势,买股票确实要以上升趋势强的为建仓主要对象,甚至可以考虑大胆追进。比如:1999年,2000年兴起的网络股,股民就要重仓买进。但是,如果当大盘处于下跌趋势,所有股票都要下跌,质地优良的股价也不例外。此时买任何股票都是错误的。比如:2001年7月股市开始下跌,100%的股价都出现了30%到50%的下跌。所以,我将此股语改为:涨时看势,跌时看空。什么股票也不买。
三、反弹不是底, 是底不反弹
其含义是:股市下跌时,中途产生反弹,说明盘体还没有跌到底,反弹结束后,大盘继续下跌寻找新的底部。如果盘体底部确定后,产生的上升势头就绝不是普通的反弹行情,而是一轮反转的大行情。比如:1998年到1999年5月的下跌底部基本确认,因此后来产生了以5·19为领头的2000年世纪行情。而2001年7月开始,股市一直处于下跌探底之中,所以中途的2001年10·23行情和2002年6·24只是一个反弹行情,反弹过后,大盘再次下跌去寻找新的底部。我认为此股语有很深刻的道理。
四、横有多长, 竖有多高
其含义是:长期横盘卧倒的盘体躯干,一旦站起来则就是大盘本身躯体的长度。即:股市长期在底部横盘疲软,一旦发动行情,就具有爆发性。此股语有一定哲理。比如:1997年6月到1999年5月,大盘一直处于下跌横盘的态势,慢熊的盘体躯干躺在底部时间长达2年。但是从1999年5·19开始,大盘躯体猛然站立,展开了一轮“竖有多高”的大行情。不过我觉得应将此股语反向延伸一句话,即:竖有多高,横有多长。其含义是:一旦站起来的大盘躯体,还会长期横盘卧倒。即:一旦行情爆发结束。股市又长期在底部横盘疲软。比如:2001年7月到2005年的大盘躯体就是如此。
五、不怕套牢, 就怕踏空
其含义是:一些股民认为只有买了股票心里才踏实,不买股票,总怕踏空。所以宁可暂时套牢,也不能空仓失去机会。我认为:如果股市处于上升趋势,特别是大牛市来临,此股语有道理。如:1999年5·19行情开始的世纪牛市,就要有“不怕套牢,就怕踏空”的胆识。但是如果大盘处于下跌趋势中(如2001年下半年到2005年),此股语就不适用了。此股语这时应果断改为:宁可踏空,也不套牢。
六、不怕套, 怕不套, 套不怕
其含义是:套牢后也不怕,死猪不怕开水烫。此股语在1996年10月到12月特别流行。因为当时股市不顾管理层的12次警告,连续猛涨。而且当时管理层每发一次利空,当天股市就又猛涨。使原套牢的股民反而解套盈利。于是,此股语在当时盛为流行。我认为:此股语在大牛市中有道理。因为股市处于牛市趋势时,套牢是暂时的。所以可以实行“不怕套,怕不套,套不怕”的战术。但是这种极端的战术非常不适用熊市。如:2001年7月开始的熊市行情,绝对不能实行这个既愚蠢又极端的战术。否则您必将处于“你套死,死套你,套死你,”的悲惨境地。熊市中,我认为此股语改为:不怕空,怕不空,空不怕。
更多中小股民炒股相关知识请持续关注股票知识网
(股票知识网zhishi.southmoney.c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