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股票发展历史
1984年11月18日,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批准,上海飞乐音响公司成立,并向社会发行每股

在我国的股票市场早在解放前就曾存在,30年代一度繁荣,解放以后,由于种种原因,在50年代关闭。改革开放以后,中国的股票市场重新启动。1984年上海开始允许个人进行国债买卖。
随后,飞乐音响、延中实业等公司发行股票并开始进行柜台交易,启动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证劵市场。1990年底,上海证劵交易所成立,1991年深圳交易所也正式运营,大大地推动了包括股票市场在内的证劵市场的发展。经过近20年,我国的股票市场得到长足的发展。 证劵市场规模迅速扩大。 从上市公司的情况看,1991年底,在上海证劵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只有8家公司,俗称老八股,而深市只有6家上市公司。此后,股市规模跳跃式壮大,1992年上市公司数为54家,1993年为181家,1994年为291家,1997年为745家,到了1999年4月30日,上市公司已达878家,其增长的速度令人惊叹。从市场规模看,1991年底,市价总值只有109.19亿元,到了1997年底,市价总值达到17529亿元,到1995年5月,市价总值已达23000亿元,从证劵品种上看,目前进行交易的有A股、B股、企业债劵、可转换债劵、证劵投资基金、国债等。 中介机构和投资者队伍迅速壮大。证劵中介机构是证劵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,早在80年代中期,中介机构已经出现,90年代后迅速发展,目前约有90多家证劵公司,从事证劵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100多家,律师事务所300多家,资产评估机构100多家,证劵评级机构2家。与此同时,投资者队伍日益扩大。到1999年中期,开户总数已接近4888万户。随着证劵市场的发展,全国性的监管体系初步形成,证劵市场逐步走上法制化建设的轨道。
《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》、《禁止证劵欺诈行为暂行办法》、《证劵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》相继出台,于199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中增列了有关证劵犯罪和刑罚的条款,1998年12月29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劵法》通过并于1999年7月1日正式实施,使我国证劵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。
(股票知识网zhishi.southmoney.com)
要闻导读
|
||||||||||
|